备注:已完结
类型:恐怖片
主演:哈里森·福特 汤米·李·琼斯 雪拉·渥德 朱丽安·摩尔 乔·潘托里亚诺
导演:安德鲁·戴维斯
语言:英语
年代:未知
简介: 金波医生(Harrison Ford 饰)的妻子在家中被人谋杀,虽然金波当晚撞见独臂凶手并与之搏斗,但是凶手终于逃走,金波本人却因种种不利证据被判定为谋杀罪。在押解前往监狱的途中,一名犯人试图逃脱造成狱车事故,金波在混乱中搭救了一名警员并趁夜色逃逸。赶到事故现场的联邦司法官山姆(Tommy Lee Jones 饰)接手此案追捕金波,山姆为人精明强干,作风强硬,更重要的是,他怀有一颗探求真相的正义之心。山姆带队与金波展开了节奏紧凑的追捕与反追捕,金波在四面无援的困境中,依靠为爱妻报仇的意念坚持了下来,并将山姆引向此案的真相。原来某大制药厂为使一种失败的新药通过审查,动用了篡改医疗报告等不法手段,不肯合作的金波于是成为了他们暗杀的对象…… 本片获1994年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等多项褒奖。
备注:已完结
类型:动作片
主演:库尔特·拉塞尔 史蒂文·西格尔 哈莉·贝瑞 约翰·雷吉扎莫 奥利弗·普
导演:斯图尔特·贝尔德
语言:英语
年代:未知
简介: 1995年,反恐特别行动组特维斯中校(史蒂文·席格 Steven Seagal 饰)带队执行一次解救行动,不料却以失败告终……三个月后,军情局顾问戴维(库尔特·拉塞尔 Kurt Russell 饰)接到消息:恐怖组织头目阿布亚法被捕并将被引渡到美国。10天后,一架由雅典飞往华盛顿的747客机被阿布亚法的副手安塔尔劫持,后者要求美国政府释放阿布亚法。戴维受命解决危机,他指出恐怖分子的本意是利用毒气炸弹攻击美国本土,所以坚决不能使飞机入境。同时参会的特维斯提出了大胆的计划:他要率领反恐特别行动组通过空中对接的方式登上被劫持的747客机……
备注:已完结
类型:剧情片
主演:克里斯多弗·兰伯特 特伦斯·斯坦普 乔斯·雅克兰德 约翰·特托罗 Ri
导演:迈克尔·西米诺
语言:英语
年代:未知
简介: 西西里人萨尔瓦托·朱里安诺的传奇经历。 朱里安诺是近代历史上一个近乎罗宾汉式的人物,他统治着西西里的大片土地,四十年代起,他一方面企图促使自己的故乡摆脱意大利政府的独立,另一方面又要与当地的黑手党、教会等多方势力明争暗斗…… 由于《教父》在小说和电影方面的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功,马里奥•普佐于1984年推出了又一本黑社会题材小说《西西里人》,电影改编权卖出了100万美元的高价。获得改编权的格拉登娱乐公司(Gladden Entertainment)的老板大卫•贝格曼(David Begelman)选择迈克尔•西米诺来执导影片。西米诺向制片人布鲁斯•麦克纳尔(Bruce McNall)抱怨老板贝格曼在剧本和演员挑选上干涉过多。比如西米诺希望克里斯托弗•兰伯特演男主角朱里亚诺,贝格曼则考虑让某个法国演员出演。麦克纳尔将西米诺的意见传达给贝格曼后,西米诺如愿所偿地得到了他心目中的男一号克里斯托弗•兰伯特。可惜在事后看来,这或许并非最好的选择。年纪尚轻的兰伯特尚无法与一代枭雄的魅力和气场相衬,他在片中的演技遭到了诟病。 影片在西西里拍摄时,遇上了进度落后和预算超支的问题,另外当地的黑手党人把控着一些拍摄地和工会工人,对影片拍摄也是一项阻碍。西米诺让贝格曼和麦克纳尔出面和当地黑手党进行商谈,商谈之后他们才得知,黑手党之所以阻扰电影拍摄,原来是希望自己能在影片中出镜,于是马上安排着这些人担当群众演员,问题迎刃而解。 拍摄结束后,西米诺一头扎进剪辑室里工作了六个月,剪出了一版长约150分钟的成片。但根据合同,他对影片只拥有120分钟的最终剪辑权。影片在美国国内的发行商二十世纪福斯公司拒绝了西米诺的150分钟版本,要求他将片子剪短。西米诺一气之下,把影片剪到了120分钟之内,其实是把所有动作戏份统统剪了。这下轮到贝格曼和麦克纳尔不满了,西米诺则辩称自己拥有120分钟的最终剪辑权而拒绝让步,双方只好对簿公堂。最终法庭判决合同中所谓的120分钟最终剪辑权无法成立,西米诺欺骗了制片人。贝尔曼最终将影片剪到115分钟,《西西人》终于得以问世。 即将由Shout Factory发行的《西西里人》蓝光采用的是146分钟的导演剪辑版,不过有不少人认为西米诺犯了不知取舍、大而无当的毛病,导演版令人昏昏欲睡,倒是115分钟的剧院版更紧凑精彩些,这就见仁见智了
备注:已完结
类型:战争片
主演:卡斯帕·威尔伯格 克里斯蒂安·乌克斯库拉 麦肯·施密特 格特·劳塞 亨
导演:埃尔莫·纽加农
语言:爱沙尼亚语 / 俄语
年代:未知
简介:1944年……德军与苏联列宁格勒方面军为争夺纳尔瓦地峡进行了一连串战斗。7月,苏军攻占了纳尔瓦,这座古城九百年来一直是俄罗斯和西方世界的分界线。纳尔瓦身后的坦能堡防线是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的最后防线,一群20岁出头的爱沙尼亚青年人志愿加入武装党卫军亲卫队第20师,开始在东线迎头痛击苏军装甲部队,为反抗苏联的占领而战。 这不是爱沙尼亚第一次沦为东方和西方、德意志人和斯拉夫人交战的战场。从楚德湖的冰上大战算起,这一战斗已持续了七百多年,夹在中间的爱沙尼亚人也不可避免地被双方裹挟其中,成为历史的牺牲品。…… 到了9月,由于芬兰宣布停止同德国的军事合作并签订莫斯科停战协定,腹背受敌的德军决定撤出爱沙尼亚。苏军尾随着德军一路前进直至爱沙尼亚的首都塔林,红军中的叶沙尼亚(俄罗斯化的爱沙尼亚人)士兵也亲眼见证了,那面象征着爱沙尼亚民族独立的蓝、黑、白三色旗,于德军撤离的9月18日在塔林市的象征——赫尔曼塔悬挂了四天之后,终于在9月22日被苏联的红旗所取代。…… 占领塔林,并非苏德双方在爱沙尼亚的最后一战。……11月,在萨雷马岛泥泞、茂密的森林中,叶沙尼亚士兵顶着德军舰艇的炮火,驱逐了爱沙尼亚最后一批德军。大规模的战事终于结束了,但和平和自由仍未降临这片小小的国土,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痛仍难以抚平…… 这,就是爱沙尼亚人的1944年。